9月25日,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渝北区举行。渝北、永川、两江新区、市委宣传部、市住建委、市环卫集团作垃圾分类交流发言,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、局长谢礼国就生活垃圾分类和城市综合管理两个方面作了简要发言。
目前,重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情况是这样的:如今,重庆市已实现生活垃圾100%无害化处置,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处理能力全国领先。农业农村部评价我市“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卓有成效,配套设施建设情况良好”。“垃圾分类四级指导员”制度被评为“中国繁荣城市管理创新范例”。住建部最新通报显示,我市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9,持续保持西部第1。
下一步,重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将这样推进:按照重庆市市委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,市城市管理局将按照《重庆市深化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计划》要求,进一步明确时限、完善措施、抓好落实。
1、全力推进全域覆盖。
按照“有设施设备、有常态宣传、有管理制度”的标准,全力推进垃圾分类体系全覆盖。在城市要以社区为单元,居民小区为重点,加快提高分类覆盖率和准确率,确保中心城区今年底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,回收利用率达到35%。要一体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,抓好5个国家级、8个市级示范区县和2500余个示范村建设,积极探索、总结经验、逐步推广。
2、健全全程分类体系。
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,环环相扣,必须在分类投放、分类收集、分类运输、分类处置每个环节下足功夫,严防“源头分类、中端混运、后端混处”问题出现,确保全程可控。要推进分类精准投放;要健全分类收运系统;要完善终端处置体系;要强化农村分类收运处置。
3、深入广泛宣传动员。
人人都是生活垃圾的生产者,也是垃圾分类的参与者。做好垃圾治理工作,必须全社会动员。要通过坚持党建引领,借助社会力量,依托课堂、校园等平台,抓好志愿服务等方式进一步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工作。
4、完善配套政策制度。
按《三年行动计划》要求,市城市管理局各部门要将垃圾分类纳入本行业工作内容,研究制定行业配套政策。加快出台塑料污染治理、产品包装物减量、净菜上市、限制一次用品使用、光盘行动等源头减量配套措施,探索出台差异化收费制度、可回收物回收补贴机制相关政策。
除垃圾分类工作外,推进会还提到,第四季度的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应抓好“十四五”规划编制、市容环境保洁、园林绿化品质提升、智慧城市管理建设、城市管理执法、“马路办公”等工作。
来源丨重庆市城市管理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