撑起桶边值守“晴雨伞” 筑好垃圾分类“避风港”

时间:2023-10-11 发布:赛通环卫

 晴雨伞.png好消息好消息~

重庆市渝中区统一定制了400余把

垃圾分类桶边值守晴雨伞

覆盖辖区内所有桶边值守点位

成为全市首个晴雨伞覆盖

所有垃圾分类桶边值守点位的区县!!

这下子 

垃圾分类指导员们就有“避风港”咯

“以前遇到高温、雨水天气,我们有时顶不住只能躲一躲。”垃圾分类指导员罗红说,有了晴雨伞遮阳挡雨,桶边值守督导们的质量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。渝中区城市管理局市容环卫科相关负责人介绍,为桶边值守点位增设晴雨伞,是从关心关爱垃圾分类指导员们的角度出发,让他们在进行桶边值守时,晴天可遮阳,不被阳关直射;雨天可避雨,不被雨水淋湿。这些晴雨伞可以有效改善分类指导员的值守环境,提高生活垃圾正确分类的效率和质量。此外,晴雨伞也能给居民、行人或保洁员提供暂时的额遮阳避雨场所。 

“晴雨伞”有大作用

 

一是夯实“三桶”,有效提高分类质量。垃圾分类,事无巨细;桶边值守,重中之重。分类指导员们一直守在垃圾分类战场的一线,直面分类前沿,通过每天早晚高峰时间段不少于2个小时在桶边值守,引导居民做到家庭干湿分类投(“值桶”)、分拣混装垃圾(“翻桶”)、及时清理桶内垃圾(“净桶”),切实提升了垃圾分类知晓率、参与率和投放准确率,不断推动形成居民个人的行动自觉。随着党建引领“红色引擎”深层发动,更多力量主动参与桶边值守,利用党员示范带头作用,引导居民有序分类投放生活垃圾,及时劝导制止垃圾乱扔乱放等行为,推进垃圾分类习惯养成。

二是撑起“晴雨伞”,细节体现人文关怀。重庆气候典型,夏季烈日炎炎。秋冬阴雨绵绵,没有遮阳避雨的场所给分类指导员的桶边值守工作带了不小的挑战。居民扔的“急”,早晚高峰时,分类指导员需要在居民混装混投垃圾的时候进行指导宣传,遇到日晒雨淋的恶劣天气时大家忙着躲阴避雨,扔了就“闪人”,只留下指导员面朝垃圾背朝天默默进行“翻桶”工作。指导员分得“细”,指导员“翻桶”时需要打开桶盖破开垃圾袋,查看是否分类准确,并将居民混装混投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,顶着烈日和骤雨亦是如此。为改善“值桶”环境,渝中区城市管理局从关心关爱分类指导员的角度出发,统一设计定制了桶边值守晴雨伞,让分类指导员在进行桶边值守时,晴天可以遮阳,雨天可以避雨。设立晴雨伞,能有效改善分类指导员们桶边值守环境,提高生活垃圾正确分类的效率和质量。除此之外,这把伞也能给居民、行人和保洁员提供暂时的遮阳避雨场所,带来便利,让桶边值守多了“温度”。

三是打造“风景线”,氛围带动全民参与。此次,渝中区常识管理局统一制定桶边值守晴雨伞400余把,覆盖辖区内所有桶边值守点位,其中石油路街道渝州新都小区5个值守点位最先开始使用。晴雨伞面颜色采用生活垃圾四分类标准底色,与米黄色交替相间,耐脏、实用、方便。远远望去,茂盛的树林间,四色伞面与四分类投放设施交相辉映,和身穿蓝色背心的指导员身影共同构成桶边值守的亮丽风景线,这是对垃圾分类的有效宣传,也能进一步提升居民分类意识,带动居民共同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,组成文明渝中的美好底色。

 

上一篇: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开展“科技列车渝东南行”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下一篇:给环卫工人一个“家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