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生活垃圾分类中的顽疾,“混投、混收、混运”不仅会导致资源浪费,降低垃圾处理效率,部分垃圾内混合的重金属及化学物质还可以对土壤、水源造成污染。
今年以来,为规范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过程管理,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分类质量,切实有效解决生活垃圾分类“混投、混收、混运”问题,两江新区大力开展专项整治工作。
此次整治行动聚焦生活垃圾工作各环节中的难点问题,落实分类管理责任、完善收运体系、规范作业行为、强化监管执法,逐步健全长效管理机制,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。

两江新区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周兵主持召开专题会议部署专项整治工作

两江新区深入开展生活垃圾“混投、混收、混运”专项整治横幅
压实管理责任
解决推进途中“管不管”的问题
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谁来管?今年,重庆出台《重庆市生活垃圾管理责任人制度》,明确住宅小区由业主委托物业服务企业实施物业管理的,物业服务企业为生活垃圾分类第一管理责任人。
为压实物业小区管理责任,两江新区完善区、街道、社区三级联动机制,严格落实日巡查、周暗查、月通报、季考核制度,并通过与社区、小区签订责任承诺书等形式细化责任,将物业企业分类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物业企业征信体系。

礼嘉街道开展生活垃圾“混投、混收、混运”专项整治工作
此外,还在各社区、小区显著位置设置生活垃圾分类责任公示牌,公示管理责任人基本信息、生活垃圾收运作业要求等信息,接收居民监督。

金山街道金渝大道叠彩城生活垃圾分类氛围浓厚
规范投放收集
解决前端投放“准不准”的问题
今年3月,入住大竹林街道新小区融创壹号院的居民会发现,每单元负一层和负二层入口处均设垃圾分类环保厢房,配备洗手台、洗手液等设施,早晚高峰时段还会有垃圾分类指导员值守。。。。。。据了解,融创壹号院在设计之初就配置了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。
近年来,按照居民小区楼层撤桶、商务楼宇楼层并桶的原则,两江新区合理、规范成组设置分类投放(收集)设施,加快设施标准化、便民化升级改造,结合实际配置洗手、遮雨、照明等便民功能,方便居民使用。

鸳鸯街道金湖湾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智能投放厢房
物业企业做好撤桶后电梯、走廊、投放点等公共区域清扫保洁工作,加强作业人员培训教育,避免冒装混装、垃圾满溢等现象发生,确保环境干净整洁。
同时,深入持久开展“值桶、翻桶、净桶”工作,邀请热心居民志愿者、退休党员参与桶边督导,发挥党员模范先锋带头作用;常态化开展“周三有害垃圾集中投放日”“可回收物上门回收日”等活动,指导居民分好类、投准确,提高家庭源头分类质量。
规范分类运输
解决中端收运“混没混”的问题
“以前有居民会问,咱们分好类,会不会又被一车拉走?”鸳鸯街道桶边指导员表示,但当看见一辆辆标注着垃圾种类字样的运输车在小区内穿梭时,居民的这些疑虑都被打消了,“运输车辆运行安全规范、生活垃圾日产日清,小区环境变得越来越好,居民们也越来越幸福感。”
据介绍,两江新区正在逐步落实垃圾收集点(中转站)进站车辆“一车一卡、一区域、一类垃圾”管理要求,通过人员巡检、视频监控等方式开展车辆标志使用和“混收、混运”情况监督监管,对未分类收运的单位责令整改,整改不到位的拒绝接收。

厨余垃圾清运车
此外,两江新区还每月开展厨余垃圾分类准确性检查、分类质量监测,开展进站车辆分类运输情况抽查、核查;进一步强化中转站渗漏液监管,完善相关设施,减少收运环节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。
同时,督促物业及相关单位,与符合规定、具备能力的企业签订收运协议和分类承诺书,对存在“混收、混运”问题的企业按照相关规定纳入企业评价内容。
开展专项执法
解决执法监管“严不严”的问题
执法既有“温度”,也要有“力度”。
为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,两江新区多部门联合组建普法与执法队伍专班,加强投放、收运各环节监管,重点整治收运环节“混收、混运”行为。全年累计开展专项执法检查3500余次,责令改正900余件次,开具限改文书120余份,立案查处生活垃圾分类案件32件,罚款6950元。

重庆市旭原天澄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未按照要求设置收集器被罚款
同时,利用微信群、微信小程序等智慧化监管手段,精确强化餐厨垃圾预约和定时定点收运,积极推行餐厨垃圾桶“退桶归店”。
“按照《重庆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规定,将已分类的垃圾混合收集、混合运输的,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责令改正,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罚款。”两江新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,如发现垃圾收运企业有“混收混运”现象的,市民可拨打“12345”或者“12319”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