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为西部典范!重庆垃圾分类治理定下“小目标”

时间:2024-01-01 发布:赛通环卫

  重庆垃圾分类治理要成为西部典范!

  近日,重庆市人民政府网发布《重庆市全面推进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“方案”)。

方案提出,到2027年,重庆垃圾分类治理体系、源头管理体系、收运处置体系、资源化利用体系和数字化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,垃圾分类治理水平走在全国前列,成为西部典范。

  按照方案要求,重庆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垃圾分类先锋创建“百千万”行动,并广泛宣传创建活动、分类典范、“最美系列”人和事,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。

活动1.png

 

健全垃圾分类激励机制

引导物业签订垃圾分类承诺书

  方案首先明确了垃圾分类治理职责:按照政府主导、部门联动、属地落实的原则,扎实推进垃圾分类治理工作。其中,城市管理部门牵头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治理。

  方案要求,健全垃圾分类治理机制。完善市、区县、街道(乡镇)、社区(村)治理体系,形成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协调推进机制。完善垃圾分类治理责任制度,引导环卫、物业等有关企业签订垃圾分类承诺书,督促垃圾分类责任人依法履责。

  方案还提出,完善志愿服务机制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、社工组织、居(村)委会、业委会、物业企业作用,加强垃圾分类治理宣传、教育、培训及志愿服务,激发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。健全垃圾分类激励机制,科学运用奖惩措施,提高垃圾分类治理成效。

活动2.png

 

纳入基层治理体系

创建垃圾分类治理“最佳实践”

  方案要求,夯实垃圾分类治理基础。将垃圾分类治理纳入基层治理体系,充分发挥网格长、网格员、网格指导员等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作用。全面推行“一员多岗”,积极整合环卫工人、物业人员、志愿者和“五长”等力量参与垃圾分类治理。

  同时,落实“网格吹哨、部门报到”问题闭环解决机制,完善灵敏感知、及时派遣、联动解决的工作方式。鼓励基层深化创新,创建垃圾分类治理“最佳实践”。

  在推进生活垃圾减量方面,方案提出加快完善涵盖生产、流通、消费等领域的垃圾源头减量政策措施,引导单位和个人使用可循环、易回收、可降解的产品,推动公共机构、餐饮业、旅游住宿业减少一次性用品供应。

  方案还要求,通过桶边值守、志愿服务等方式,督促引导生活垃圾产生单位,家庭、个人依法履行分类投放义务。压实物业企业生活垃圾管理责任人责任,将物业企业履行生活垃圾管理责任情况纳入物业企业信用管理体系。

活动3.png

 

活动3.png创建“垃圾分类先锋”

广泛宣传“最美系列”人和事

  方案提出,加强垃圾分类治理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,充分运用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云计算等技术,推动垃圾分类治理设施智能升级,推进生活垃圾、工业固体废物、建筑垃圾、农业固体废物、医疗废物等垃圾收集、贮存、运输全过程智能化管理体系建设。

  按照方案要求,重庆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垃圾分类先锋创建“百千万”行动,将垃圾分类先锋创建工作纳入卫生、文明城市评估内容。制定创建实施方案,严密组织实施,创建成熟一批,组织验收一批,对验收合格的命名为“垃圾分类先锋”;对创建成功的垃圾分类先锋区县,市级财政采取“以奖代补”的方式给予资金支持。

  方案要求,要加强宣传引导,通过开展专题活动和各类融媒体宣传,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和政策法规要求。讲好垃圾分类故事,广泛宣传创建活动、分类典范、“最美系列”人和事,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。

  目前,2023“发现重庆之美”活动正在推选“重庆最美垃圾分类小区”。该活动已连续多年开展垃圾分类“最美系列”推选,通过一个又一个“最美”讲好垃圾分类故事。

 

上一篇:两江新区:聚焦难点问题,开展生活垃圾“混投、混收、混运”专项整治 下一篇:两江新区:从严从细抓落实,持续推进厨余垃圾提质增量